生活中,很多女性由于各种原因而患上了各类妇科疾病,其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尤为严重,将对女性的身体带来较大危害,使其最终不得不选择手术。你知道子宫内膜癌的防治相关知识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资料图片)
一、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一)阴道不规则出血。这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症状也是最为明显,一般有少量或中等出血。不少女性容易忽视,认为这是月经血,是月经不调所导致的。此外,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癌表现还包括持续或间断性出血,部分有少量血性分泌物。
(二)阴道出血白色分泌物或少量带血白带,如果受感染还可能伴随异味的产生。
(三)癌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刺激子宫收缩,还会导致下腹出现一阵阵的疼痛。
(四)腹部出现块状异物,偶尔触碰时有疼痛感。长期的消耗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消瘦。发热等症状。
二、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具体病因与下面几项高危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长期月经不调、月经紊乱。由于出现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进而缺乏周期性的改变,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的状态。
(二)不孕不育者。卵巢不排卵会导致体内孕酮的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刺激,引发癌症。
(三)肥胖者。特别是绝经后的肥胖者,其患病率高于正常人。因为人体的脂肪越多,转化能力就越强,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会被转化为雄酮,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引发癌变。
三、子宫内膜癌的危害
(一)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现象,加上雌激素对子宫内膜长时间的刺激,使子宫内膜不断增厚,增加了细胞恶化的概率。这类患者的发病原因往往都和卵巢出现的问题有关,所以就会产生激素类肿瘤。有患者由于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从而导致排卵出现问题,提前出现闭经,内分泌也发生变化,体内激素过多,这些都会诱使子宫内膜癌出现。
(二)长期服药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为了治病,患者不得不长时间服用同种类型的激素药物,且并未附加孕激素类型的药物予以配合,副作用会越来越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并发症。患病后患者的身体偏胖,伴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诸多疾病,还会造成未孕女性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及时治疗其他并发症。
四、子宫内膜癌的检查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除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外,病理组织学检查时确诊的依据:
(一) 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二) B 超检查:经阴道 B 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 ; 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三) 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 ; 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 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清检查等。
五、子宫内膜癌能治愈吗?
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可通过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其生存率可明显提高,甚至达 80% 左右。
针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在采取药物、化疗、手术综合性治疗时,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择。病情严重或不适合手术或化疗的患者,建议保守治疗,尽力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六、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 - 病例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 ; 晚期则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一) 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 - 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方位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 , 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 Ⅰ 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Ⅱ 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Ⅲ 和 Ⅳ 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二) 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两种。
(三) 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细胞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延缓 DNA 和 RNA 复制,抑制癌细胞生长。
(四)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症与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 (tamoxifen , TAM) 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使孕激素受体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或与孕激素同时应用。
(五) 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六)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于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坚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虑不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采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不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七、怎样才能预防子宫内膜癌?
(一)重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异常,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二)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三)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四)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来源:北京妇产医院母婴健康指导门诊
编辑:杨世嘉关键词: